新闻动态
业内新闻
首页>新闻动态>业内新闻
建筑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2022/10/12

建筑档案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就建筑档案而言,它在一定意义上不仅记述了工程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直至寿命期结束的整段历史,同时也保存了其建设者在相应阶段的活动轨迹,因此建筑档案不仅是人的活动对象的历史,也是人作为特定的人即项目建设者的历史。


一、建筑档案的价值

一般来说,建筑档案是按照一定方式保存的具有价值的文字、图片、声像等材料,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档案能够真实记录施工状况和建筑的全貌。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料。而且对于建筑人员来说,建筑档案是最直接、最有效获取相关资料的途经,所以加强建筑档案的管理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建筑档案原件缺少严重

对于建筑档案管理来说,原件是基础且最直接档案构成部分,原件的损失对于信息查询人员来说会增加工作的困难度,而且对于建筑工程考察人员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当前,在建筑档案管理中,原件的缺失非常严重,部分材料仅仅只有复印件,导致很多的建筑档案难以完整收录,影响了建筑档案实际价值的发挥。原件的缺失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可能是设计部门和监理单位仅下发了复印件,也可能是档案管理责任人管理不利,原件在管理过程中被遗失。

(二) 缺乏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属于独立的部门,它需要和各部门紧密沟通,全面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从而实现统一化的管理。但是很多的建筑单位并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档案内容管理界限不明确,促使部分文件由其他部门管理,很多档案中的文化缺乏完善性,建筑工程的全貌难以通过收录的档案信息来呈现,分散在各处。

(三)档案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很多时候,档案管理信息在完整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规范化和严格化的管理流程,导致信息难以完整、准确记录。如建筑完工文件编录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操作要求,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没有按照标准要求分类成册,促使编制的目录不准确或者是存在遗漏,一些工程中原件图纸缺失,在后续查询中无法获取。此外,档案管理在建筑工程一开始就需要设定原始文件的管理内容和格式,但很多建筑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初期就忽略了对原始文件收录的标准规定,致使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修改和添加原件信息,导致档案资料无法形成统一、规范的格式要求,这为后续档案文件的组装增加了难度。


三、完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现场办公制度

作为工程档案管理者应该在现场进行办公,全面掌握现场的实时信息,积极参加相关的工程例会,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才能有效地对档案资料进行划分,为后续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二)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是要对建筑工程每个环节的详细记载,从始至终都不应该脱离工程,档案管理员要做好工程过程中的实时跟踪,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要了解清楚,方能将其写入档案。因此,管理档案工作的人员要尽早加入工程,对项目的档案工作进行计划统筹规划。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

在管理人员的挑选上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挑选具备专业知识水平高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确保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落实到位。第二,在符合第一点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使用能过稳定工作的人员,通过多年的总结经验,再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四)建立资料归档会签制度

工程档案也应该建立起同财务部门的验收会签制度,同时要与相关的部门一起成立相应的考察制度,定期对资料进行完整度的检查,以避免存放的资料存在不齐全的情况,造成日后工作的困难。

(五)开阔新视野

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国家所规定的监理大纲、质量验收单等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要与工程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将工程人员反馈的新情况和新的技术进行收集,最后完成竣工的整体记录过程。

(六)采用信息技术完善工作

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可以引入计算机资源进行工作协调,可以提升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同时也会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查阅的时候也能清楚地定位到所需的资料。

沈阳网站建设:思勤传媒提供全程网络策划 Copyright © 2021 | 沈阳紫光启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13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