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058-1878
服务热线:400-655-6287
新闻动态
业内新闻
首页>新闻动态>业内新闻
档案工作者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2023/04/21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发展和运用,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和机遇。随着客观时代的变化、各项政策的支持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工作人员也渐渐承担起了档案资源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开发、传播和利用角色,迫使档案工作人员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活动,切实做好角色的转变,不再仅仅是一个“库管员”。


职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职业素养。

一、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世界观和方法论、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行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保护档案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当前,信息技术存在种种隐患,面对并不乐观的网络安全环境,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做到爱岗敬业,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档案事业,具有高度的档案安全保护意识,才能守护好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二、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

档案工作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范围更加广泛,对档案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必须扎实。包括《档案管理学》、《档案学概论》、《档案保护技术学》、《电子文件管理》以及一些专门类别的档案理论知识都应该进行学习和掌握,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档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档案工作者既要具有统筹整理能力,又要具有综合文字能力。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文字性,通常需要筛选零散的文件材料,编纂为史志和年鉴以及汇编等相关编研材料。同时,现代的档案管理已经不仅是资料保管和存贮,而是逐渐转移到了将档案公开进行社会服务和知识传播的层面,如档案展览等形式,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发挥档案的最大价值。

三、熟练的职业技能

当下面对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处理难度大、计算机应用系统程序复杂,数字化管理系统维护成本高,人才需求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须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仅要懂得专业管理知识,还有文史知识、英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都是必备的职业技能。现今的档案业务不再只是纸质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提供利用,更多的是基于网络信息的电子档案的管理。指导电子档案归档、档案远程利用服务、档案系统维护,都需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管理能力。

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档案工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部门的团结合作。很多单位的档案,都来源于各部门在开展实际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所以,这更需要档案工作者协调好内部的关系,同时组织好社会力量,通过相互协作的模式发挥好档案资料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一、提供广阔的学习和提升平台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仅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不断学习,档案部门更要注重对档案工作者的培养,比如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和岗位培训,或者外出交流或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来提升档案工作者的职业技能。此外,档案工作者也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总之,要努力为档案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提升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二、建立档案工作者的行业准入和跟踪评价机制

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各档案部门实现档案管理专业化的保障。因此,各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档案工作者行业准入门槛,在选人、用人上把好关,来从源头上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对业内人士可以通过实行跟踪评价机制,时刻监督和提醒档案工作人员保证工作质量,尽可能地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合作的工作环境对于缓解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减少职业倦怠感很重要。首先,各单位可以在用聘人员时强化资格要求,营造充满职业热情的人文环境,促使工作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共事、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舒适的工作环境、愉悦的社交氛围有助于调节员工心情,使员工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良性竞争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结语  

影响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因素较多,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因素。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有关单位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出档案在社会不同行业的应用价值。

沈阳网站建设:思勤传媒提供全程网络策划 Copyright © 2021 | 沈阳紫光启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13867号